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馆内新闻

我馆举办“人民币发展历程及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情况”专题讲座

2024-03-19 16:11:001962

(通讯员 黄丽 赵鑫泉)为推广钱币文化和提高公众的假币辨别能力,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号召,推广数字人民币建设,2024年3月14日,由我校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主办的《人民币的发展历程及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情况》讲座在逸夫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

本次讲座邀请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货币金银处主任科员张之光担任主讲人,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湖北钱币博物馆馆长胡学林、科长熊晓红,湖北省钱币学会黄晶晶出席活动,文物鉴赏与讲解协会指导教师黄丽主持。博物馆工作人员毛智周、马兴惠以及六十余名学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活动伊始,博物馆主任黄丽进行开场致辞,她回顾了疫情之前我馆与湖北钱币博物馆的多次合作,以及我馆作为湖北钱币学会成员单位,与中国人民银行湖北钱币博物馆同为货币与银行专委会会员共同参与的各项活动、合作历程与渊源。

黄丽指出,本次“3.15”系列活动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举办“防反假币 从我做起”和“中国历代货币知识普及宣传展”两个展览,主要以展板形式宣传普及新版第五套人民币及新发行的纪念币、钞防伪知识,相信部分同学最近几天在环湖园食堂前的广场已有所了解;二是举办“人民币的发展历程及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情况”专题讲座。

1.jpg

本次讲座中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首先,张之光介绍了人民银行成立以来发行五套人民币基本历程及相关情况。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后因我国生产建设的实际需要,陆续发行了第二套至第五套人民币。此外,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我国还发行了多种纪念币。

其次,介绍了数字人民币的相关概念,讲述了数字人民币当前试点研发的各项情况。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采取中心化管理、双层运营。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

讲座过程中,张之光多次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各位同学积极互动、认真做好笔记,展现了我校学子的良好精神面貌,对我国数字经济战略与数字人民币有了更加系统性的了解。

讲座结束与互动答疑结束后,主持人进行了总结。黄丽强调了本次“3.15”系列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值“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我馆携手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举办系列活动,是为了提高高校师生的钱币识别能力,增强反假币意识,共同为社会公众的货币知识教育贡献力量。大学生是消费群体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此次系列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增强假币的辨别能力,维护良好的货币流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V5bCQA4MzQxOTg1ODE9v-Jl9-8mHQ.png

审核人:白学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